福建股票配资 是什么在影响生育率?对比各国数据,我得出2点结论
福建股票配资
01
孩子的照护模式事关生育率
谁来照护的问题关键,在于解决再生产成本的分配问题。
承担这个成本的,也许是公共机构,也许是家庭;也许是夫妻双方,也许只是女性自己。
只不过这个“再生产成本”的分配效果,最终会体现在生多少孩子这件事上。
也就是,生育率。
02
影响生育率的两大因素
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,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分配模式:
A:双职工+照护公共化
北欧模式
B:双职工+照护市场化
盎格鲁-撒克逊模式,包括新加坡、中国香港
C:男性养家+照护家庭化
南欧模式,包括日本、韩国
那么他们的生育率又是如何的呢?
用DeepSeek查了一下,给出的数据如下:
1)北欧高福利国家
芬兰
:2023 年跌至 1.26。
挪威
:2023 年跌至 1.40。
瑞典
:2023 年跌至 1.45。
2)盎格鲁 - 撒克逊国家
美国
:2024 年为 1.66。
英国
:2024 年为 1.56。
加拿大
:2024 年为 1.43。
3)亚洲发达地区和国家
新加坡
:2023 年为 0.97。
中国香港
:2023 年为 0.758。
4)东亚三国
中国
:2024 年为 1.16。
日本
:2023 年为 1.2。
韩国
:2023 年为 0.72。
总的来说:
2)盎格鲁 - 撒克逊国家>1)北欧高福利国家>3)东亚三国>2)亚洲发达地区和国家
韩国、香港垫底!
(非洲当然高,但这适用于另一条定律:经济发展会抑制生育率,但我们已经过了那个阶段,因此忽略这部分因素)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?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因素:
1、就业机会与福利制度
2、性别平等程度
03
就业机会与福利制度
美英作为经济强国,产业多元化,在科技、金融、娱乐等领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。
这使人们对未来经济状况有相对乐观的预期,相信即便生育子女,也有能力为孩子提供生活保障,有条件承担生育带来的经济压力。
而北欧诸国的福利待遇是出了名的高的,他们所采取的双职工+照护公共化模式,会使得人们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更有信心。
美英两国的福利虽不及北欧,但他们的的社会福利制度也是非常完善,能对家庭给予较大支持的。
如美国有针对低收入家庭的补助项目,英国有儿童福利金等,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,让家庭在生育决策上压力更小。
香港和新加坡也是双职工+照护公共化模式,为什么也这么低呢?
我想原因就在这里。
他们作为早期的“亚洲四小龙”,经济曾一度引领风骚,但如今已逐渐没落。
比如香港,他们当然有双职工赚钱,然后请菲佣的模式,但仅限于富裕阶层。
然而这部分人实在是太少,不足以支撑起整个生育率水平。
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工作机会太少,福利用不到自己身上,因此也就很难有生育意愿了。
总的来说,经济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对人们生育子女的意愿影响是比较大的。
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到这个世界上来,是来受苦的。
正如网友所说:
我自己受一趟苦就够了,还生个孩子,让他也来受罪,何必呢?
04
性别平等程度
东亚三国的生育率普遍很低,韩国都垫底了。
事实上,这几个月我读一些女性主义相关的书籍的原因,是当时我要去日韩旅游,就读相关书籍做功课。
我去的是福冈,福冈有什么呢?
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里,松子是福冈的,刚好这也是部神作,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。
但松子的一生都很惨,为什么呢?
同时那段时间刚好《素食者》拿诺奖了。
《素食者》里的女主被父权逼得变成疯子,把自己幻想成为植物,把所有男性都幻想成吃肉的猛兽,为什么?
他们的社会一定有一些与我们不同的地方。
因此我读日韩的历史、读上野千鹤子的女性主义,本意也是要了解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读完后我发现,日韩两国的女性确实受的压迫比较严重,直至今日仍旧是一个十足的“尊男社会”。
因此才会诞生《松子》《绝叫》《素食者》这样的反映他们女性现状的文学作品,才会诞生上野千鹤子这样的女性主义学者。
而他们“尊男”的后果也直接在生育率里面体现出来了,日本1.2,韩国0.72垫底。
05
那中国呢?
有很多迹象表明,中国当今的社会现状与20年前的日本很接近。
甚至我们的状况也许比当年的日本更严重。
有人说,中国放开全面二胎、三胎的时间太晚了,甚至现在应该赶紧全面放开生育。
还有人说,翟振武2014年撰文《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》阻止放开二胎,是历史的罪人。
都有一定的道理。
但这些都不是根子。
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口的升降,但它不是万能的。
生育率的根本还是在那两条上:
1、就业机会与福利制度
2、性别平等程度
在全球化的今天,就业机会与福利制度的建设,都有赖于国家在世界分工里的积极进取。
但我们看到,欧美对我们的围追堵截的攻势也相当迅猛。
2024年,我们说这是未来十年里最难的一年。
如今2025年,我们仍旧会说这是未来十年里最难的一年。
中国是否能走出阴霾,脱颖而出还未可知。
但性别平等这件事我们是可以去做的。
中国在性别平等这件事上,其实已经是做得比日韩那俩邻居要好了。
我们仍可以继续努力。
不要学老一辈人,去年《出走的决心》的大火,就是宣告他们那条老路已经走不通了。
男同胞们积极参与家务、参与育儿,不要再想着把老人的看护丢给媳妇就可以撒手不管,这才是正道。
当然我们也很难,但咱是爷们儿福建股票配资,不是吗?